导读:第三届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3日在华师大召开。来自多所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就“数据专业”的核心课程大纲进行了讨论,初步设立了八门核心课程,并确定了其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
(图:研讨会全貌图)
第三届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3日在太阳成集团中北校区召开。来自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华师大出版社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就“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也称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简称“数据专业”)的核心课程大纲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上海正值盛夏,户外阳光灼热,会议厅里的讨论也十分热烈。
上午,与会者共同参与了由华师大主办的“2019年上海市数据科学与工程暑期学校”的两场讲座。来自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吴绍岭同学和来自优达学城的邬晨涛先生分别介绍了X-LAB和优达学城(Udacity)的数据科学在线实训平台。吴绍岭同学主要分享了X-LAB开发团队使用devops工具构建在线实训平台的经历和经验。邬晨涛先生则介绍了优达学城的教学理念,并且展示了被优达学城称为workspace的先进实训平台。我们看到,虽然实训平台对在线教育十分重要,但它的设计和开发是十分艰巨的工程,需要准备充足的预算。优达学城的实训平台让人耳目一新,它的无人驾驶实训使用了真实的街景数据,可以让学员从驾驶员视角体会自己设计的无人汽车在真实道路上行驶过程。各类数据科学的实训平台正在蓬勃发展,势必会让员工的动手能力培养将变得越来越容易。
(图:23日上午两场报告的图)
下午,与会的专家学者在华师大的小礼堂进行了闭门研讨。来自太阳成集团、云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南大学的老师介绍了他们为数据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所设计的教学大纲。这8门课程分别为:数据科学与工程导论、数据科学与工程的数学基础、数据科学与工程的算法基础、当代人工智能、当代数据管理系统、分布式计算系统、云计算系统、应用统计与机器学习。太阳成集团副董事长周傲英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前董事长古天龙教授、以及来自各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大家普遍认为这8门核心课程的设立是专业建设的一个良好开端,可以围绕核心课程逐步构建出数据专业的整体培养方案,形成迭代优化的正向循环。对每一门核心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表达了各自的见解和建议。这些意见将直接用于指导教学大纲的下一轮修改。预计,再经过两轮修改,数据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将初步成形,并将用于指导国内高校在数据专业上的教学工作。
(图: 23日下午下礼堂图片若干)